臺安醫院雙十分院
最新訊息
關於臺安
醫療團隊
特色醫療
就醫指南
健康園地
人才招募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下拉次選單
健康園地
醫師專欄
骨科
泌尿外科
大腸直腸科
肝膽腸胃科
神經內科
身心科
乳房外科
新陳代謝科
健康園地
醫師專欄
醫師專欄
大腸直腸科
醫師專欄
醫師專欄
衛教專欄
搜尋
認識大腸癌
大腸直腸科
林俊余醫師
案例
楊先生今年五十五歲 ,工作是客運司機 ,二十幾年資歷,身體一向硬朗。 最近上大號有血便,原本以為是痔瘡,不以為意,直到被老婆拉去做大腸鏡檢查,才發現乙狀結腸處長了惡性腫瘤,俗稱大腸癌,進一步電腦斷層顯示,肺部左右葉各有一個轉移,醫師說這是第四期大腸癌,徬徨無助的楊先生不知道該怎麼辦……。
大腸癌很普及
大腸癌已經連續十年蟬聯台灣惡性腫瘤發生率第一名,每年耗費超過110億的健保預算治療,究竟為何大腸癌這麼恐怖?又常發生在那些人身上呢? 大腸因為是安靜的器官,早期的癌變幾乎沒有症狀,常常是意外做大腸鏡發現,有症狀的時候,腫瘤已經大到影響腸道暢通,至少二期到三期,那是否每個人都應該做大腸鏡呢? 回頭研究癌症的發生,是正常的細胞基因被破壞,產生突變,沒有被身體修復,變異後造成瘋狂增生,是因環境 飲食 遺傳所造成,如果家族裡面有癌症病患,修復基因的能力可能不好,得癌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建議三十多歲就能做大腸鏡,除非家族中有超過三個人大腸癌,且兩個人是直系血親,可能就是家族性多息肉症(FAP)或是其他家族性大腸癌(HNPCC),建議20歲就可以做大腸鏡。如果家族沒有這種風險,單純受環境飲食的影響,那四五十歲可以開始做大腸鏡,再依據大腸鏡結果決定追蹤的時間。
要注意的是糞便潛血只是篩檢的方式,陰性不代表沒有大腸癌,仍然有糞便潛血陰性但診斷為大腸癌的案例,大腸鏡才是診斷大腸病灶的最好工具,如果身體有不正常現象,建議盡快安排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手術
一旦診斷為大腸癌,首先要確定是第幾期癌症,如果有轉移到別的器官,就是第四期,如果侷限在淋巴結,則是第三期,癌細胞只有侵犯大腸則是一二期。手術前透過電腦斷層,正子掃描來確認是否第四期,如果是,那必須整合各種條件多方評估,採用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包含手術,標靶化療,電療各種組合。若為三期以前,則最好接受手術,將大腸癌腫瘤本身,以及附近淋巴結清除,才有機會治癒,切除下來的標本,會由病理醫師透過顯微鏡觀察癌細胞侵犯的深度,淋巴結有無轉移,判定究竟是第幾期。
目前手術日新月異,不論傳統手術,以及微創腹腔鏡或者達文西手臂手術,目標都是一致的: 去除腫瘤。微創手術利用高解析攝影機,在肚皮上打四個一公分小洞進入腹腔,伸入內視鏡器械或達文西機械手臂操作,完成腫瘤切除及腸道吻合,大大減少手術的疼痛感覺及恢復時間。
此外,許多人擔心人工造口的問題,現在醫學技術進步,保留肛門的機會已經大大提升,只要不是直接長在肛門上的腫瘤,都幾乎可以保留肛門。尤其現在透過經肛門超低位直腸切除(TaTME)技術,可切乾淨下段直腸癌並且保留肛門,而且微創技術,恢復迅速,不需永久造口。所以,不該因害怕人工造口的問題而躲避治療,躲避只會延誤治療的機會,反而帶來更大痛苦。應該要找直腸外科醫師,相信醫師會做最適合的治療計畫,兼顧治療癌症以及肛門保留。
結語
楊先生先接受了醫師的建議做腹腔鏡大腸腫瘤切除手術,順利恢復,隔一個月又接受肺臟腫瘤切除手術,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治療了半年,固定三個月做一次電腦斷層及腫瘤指標抽血追蹤,現在恢復工作,但是不再像以前這麼拚命,多留時間給自己,注意均衡飲食,他知道健康才是無價的。
參考資料:
1.
http://www.sharetify.com/2016/05/16_28.html
2.
https://www.toyota-kai.or.jp/hospital/advance/laparoscopic.html
3.
https://ameblo.jp/gongonanaaki/entry-12374723436.html
回列表頁
keyboard_arrow_up
TOP